3年落户上海!临港新片区核心人才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为3年
栏目:上海社保 人气:0 发表时间:2023-01-13 来源:网络
(3年落户上海!临港新片区核心人才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为3年)
8月30日上午,上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最新出台的《关于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若干意见》聚焦了管理权限、专业人才、财税金融、规划土地、产业发展、住房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形成50条政策举措,这些政策配合中央赋予新片区的开放制度和专门政策,努力将新片区打造成为“要素资源最集聚、体制功能最完善、市场主体最活跃”的经济增长极。
根据此前发布的公开信息,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未来的人才“居转户”(居住证转户籍)年限将从原来的7年缩短到5年,重点产业核心人才将进一步缩短到3年。此外,还对住房限购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对于非沪籍人才的购房资格,由居民家庭调整为个人。同时,缩短非沪籍人才购房需缴纳的个税和社保年限,由原来的5年缩短为3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此次出台的《若干意见》中,在加大对人才的住房保障力度方面,《若干意见》指出,临港新片区将在以市场化方式解决居住的基础上,坚持“房住不炒”和“两个不是权宜之计”,有序实施“一城一策”,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区域性住房体系,包括完善购房政策和住房保障政策等,为新片区提供稳定的居住环境。
在发布会上,上海市常务副市长陈寅进一步表示,未来自贸区新片区的人才住房保障支持政策,将与国家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基本保持一致。
而在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方面,《若干意见》提出,聚焦吸引国内和国际两方面人才,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有针对性的人才政策,共出台了12条政策,其中在国内人才方面侧重于支持人才引进落户和人才的培养激励;在国际人才方面侧重于吸引境外专业人才来新片区工作的各项便利。
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余成斌在发布会上表示,《若干意见》指出在人才引进方面,推出了诸如允许外籍本科以上的人才可以直接到上海临港新片区就业,支持新片区企业招收外籍实习生来实习等吸引外籍人才等新制度。
此外,在国内人才居住证转换户籍方面,还首次提出了两年承诺期的方式,对符合一定工作年限并承诺落户后继续在新片区工作2年以上的人才,“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5年。其中,对符合新片区重点产业布局的用人单位的核心人才,“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3年。
除此之外,《若干意见》中还提出,建立新片区专项发展资金,5年总计出资不少于1000亿元;实施税收支持,对新片区内符合条件从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的企业,自设立之日起5年内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据了解,该专项发展资金主要来自于新片区内产生的所有地方收入,还包括市区两级税收、土地出让收入、基础设施配套费和市区两级专项资金。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 黄埔社保最低交多少钱一个月,2022黄埔社保的缴
- 上海社保在离职期间怎么办理?如何确保连续缴纳?
- 2021社保缴纳新规发布,这3种人不用再缴纳?事关上亿人钱包
- 上海自由职业者怎么交社保
- 在校大学生,提前缴纳社保有坏处吗?
- 北京上海户口对调
- 低保“大整顿”,以后钻空子不好使了,3类人“应保尽保”
- 教师入编后为什么延期缴纳社保
- 上海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的社保有什么不同?
- 上海社保如何转移到异地
-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落实人才和进城农民购房补贴政策的通知
- 2019上海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及申请贷款补贴条件
- 外地人在上海缴纳社保,能享受上海的养老待遇吗?
- 拥有上海户口后怎么办变更社保
- 2021年上海落户社保基数要求,上海户口申请条件新规定!
- 多地住房公积金政策收紧 异地购房提取难度加大
- 上海落户一社保基数要不要提前准备?
- 上海就业补贴领取流程
- 2022农村户口生育补贴政策,2022农村户口生育补贴多少钱?
- 注意:上海社保断交有什么影响?可以补缴吗?
- 社保补缴的可以申请办理深圳居住证吗?
- 深圳居住证续签港澳通行证必须要满一年吗
- 入户深圳有什么用?居住证办理方式告诉你
- 深圳自考本科的流程是什么
- 深圳旧居住证6月1日将失效 这2途径办理新居住证
- 非全日制大专能入深户吗深圳市留学生落户的条件
- 全日制大专入户深圳怎么办理问题解决的3步骤!
- 深圳生育津贴2020最新政策
- 怎么获得深户,深圳大专学历入户
- 在深圳,社保断缴后果竟然那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