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深圳光明区人才引进政策
栏目:人才引进 人气:0 发表时间:2023-01-27 来源:网络
(2022年深圳光明区人才引进政策)
2022年深圳光明区人才引进政策
人民网深圳5月27日电(李申)5月27日,深圳市光明区举行“科学城之声”新闻发布会——“我为群众办实事”之教育专场,全面对辖区今年的学位建设、招生政策进行解读。今年,光明区将新增幼儿园、小一、初一学位3.2万余座,基本满足市民对优质学位的需求。
近年来,光明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教育改革,不断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更全面、更公平地惠及光明百姓,让老百姓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更有获得感。
光明行政区成立两年多来,累计新改扩建学校20所。其中,近三年新增学位数比原有存量学位将近翻了一番,近两年新增学位数比过去十年新增学位数还多。教育投入从2022年的8.68亿元增至2022年的38.47亿元,增长了近5倍。
局长黄汉波表示,到2025年,光明区将新增基础教育学位6.88万座,其中,高中学位1.14万座、义务教育学位约4.94万座、公办幼儿园学位8010座。
“仅今年2022年深圳光明区人才引进政策,光明就要建设1所区属公办高中——,新增高中学位2100座;3所义务段学校——华夏中学、(光明)、附属;改扩建两所学校——玉律学校、2022年深圳光明区人才引进政策,共新增学位7260座;计划开工建设幼儿园7所,其中,立项4所2022年深圳光明区人才引进政策,实际建成3所,提供学位1080个。”
发布会上,四级调研员高伟波解读2022年招生政策。今年可提供小一学位共计座,初一学位共计8552座,小学一年级网上报名时间为5月27日至6月2日;初中一年级网上报名时间为5月28日至6月3日。各招生学校将于7月27日17时发布录取结果。
据了解,近年来光明区不断加强区内学校内涵发展,以区内品牌学校区实验学校为龙头,探索“区域名校办新校”的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新路径。
为加大力度培养区内教师,光明区高起点打造区教师发展中心,实施“薪火·PICKUP名师工程”,通过建立“1+N”(即1个名师+N个名师培养对象)名师学习共同体,促进名师引领,薪火“相传”,培养一支专业化、创新型、好合作、善学习、愿进取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与此同时,光明区两年来还面向全国引进了名校长10名、名教师107名,认定现有高层次人才1人、现有存量高层次人才5人,引进来自深圳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外名校毕业生503人,研究生占比85%以上。
“接下来,光明将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引进工程,计划引进名校长3名,完善‘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的机制,探索采取‘校长+骨干’团队引进方式,组成学校管理团队,让引进校长拥有强大的团队支撑。”黄汉波说。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 关于高层次人才引进深圳落户口的信息
- 2022年深圳人才引进业务申报系统选不了
- 深圳户口结婚迁入政策,深户人才引进2022年政策
- 2021年,深圳人才引进政策进行了调整
- 关于2021年8月深圳市市级新引进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拟发放名单的公示
- 2021年深圳市积分类人才引进入户分值表(征求意见稿)
- 深圳人才政策重大变革:9月1日起不再受理发放新引进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
- 2020年非全日制硕士生能申请深圳市新引进人才补贴吗?
- 原创深圳高层次人才引进详解
- 深圳青年人才引进政策解读
-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 深圳宝安区哪里可以申请新引进人才租房补贴?
- 南山区2021年第二十一批市级新引进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公示名单
- 深圳人才引进补贴毕业多久可领
- 深圳市在职人才引进经验篇2021
- 自己办理深圳入户流程,人才引进落深户
- 2019东莞市公立医院引进126名人才公告(2)
- 深圳2019年“成绩单”出炉:新引进人才28万,新增商事主体50多万家
- 2022年深圳人才引进住房补贴补差额
- 关于组织2019年深圳市人才引进职业技能综合水平测试的通知
- 深圳创业补贴申请2022以及深圳创业补贴毕业五年
- 深圳集体户口对小孩上学有好处吗到底怎么样?这篇文章告诉你背后的故事
- 深圳个人交社保怎么交?
- 2022年非深户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标准 一个月要交多少钱
- 2016年社保补缴新政策:社保补缴流程有哪些?
- 深圳户口新政策明确,2022深圳积分入户如何办理呢
- 重磅!深圳房产新政:深圳落户满3年且连缴社保36个月方可购房
- 深圳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审核通过后多久到账
- 深圳集体户口如何转出?
- 我省累计制发居住证1546.3万张 今年底实现流动人口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