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深圳市博士后人才引进政策(人才引进标准)
栏目:人才引进 人气:0 发表时间:2023-02-16 来源:网络
(2022年深圳市博士后人才引进政策(人才引进标准))
深圳在职人才、留学人员、博士后引进“秒批”业务系统于2月21日试运行后,明日正式对外服务!深圳市人社局今日公布,试运行期间已秒批通过近400人,通过“秒批”的申请人已陆续收到公安入户短信。这是继去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引进和落户“秒批”业务之后又一创新举措,是“互联网+人社”服务的扩面升级。
深圳引才服务升级!在职人才、留学人员、博士后明起也可秒批
预计每年将惠及20多万人才
深圳市人社局副局长赵忠良介绍,“秒批”业务率先建立诚信申报机制,通过查询个人信用信息,为信用记录良好、诚实守信的申请人提供“秒批”便利服务。此次“秒批”推动人才引进业务提质增效。以此次实现“秒批”的“招工”引进为例,减少4个内部人工审核环节,减少至少5项纸质申报材料,缩短10个工作日办理时间,减少人社、发改2次跑动,实现了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零跑动。
在实现大学毕业生引进“秒批”的基础上,深圳把“秒批”拓展到在职人才引进、留学回国人员引进、博士后入户及其配偶子女随迁。至此,4种人才引进业务类型实现“秒批”。2018年通过“秒批”接收名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接收人数的83.9%,此次改革将群体扩大后,预计每年将惠及20多万各类来深就业创业人才。
对“秒批”业务加强事后监管
为更好地监管申请人递交的材料,深圳市人社局将对“秒批”通过后的业务相关申报材料的完整性、一致性、合规性进行核查,并通过业务抽查、定期返查、交叉检查等方式加强对秒批业务的事后监管。
“人才引进实行秒批后,流程明确快捷,让企业办事更方便,少跑路了。学生在很短时间就把流程走完,完成入户,大概就一两天时间,这让企业有信心引来更多的人才。”招行负责人事经办的成小姐介绍,比如调干的时间至少节省两个月的时间,通过后台比对数据,省掉很多审批程序。
去年毕业通过秒批入户深圳的杨小姐从北京一所大学毕业,杨小姐说,秒批的快速真是让人惊叹,她只跑了一次,两天就办下了户口,其他同学在其他城市办户口的少则数个月,多则一年才能办下来。
深圳市人社局提醒,2月28日人才引进“秒批”系统开启后,可能会存在同一时间段大量申请人同步操作的情形,可能会引发系统拥堵,申请人可关注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深圳人社”,及时掌握最新消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创作,该文观点及内容相关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学习,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我们立即清除!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 深圳人才引进的政策(深圳人才引进政策调整)
- 深圳户口可以入户农民房吗人才引进有哪些优惠政策
- 针对深圳新引进人才实行缴3个月社保;就可以享租房补贴的待遇
- 深圳硕士落户政策2020(深圳硕士人才引进政策2020)
- 深圳人才引进积分入户,积分入深户需要什么条件
- 深圳市新引进人才租房补贴系统秒批落户补贴
- 深圳市人才引进落户,入深户需要什么材料
- 在职人才引进相关业务表格式样
- 人才引进入户深圳,转深户的条件
- 深圳人才政策取消了!杭州取消大专生落户!提升学历,才能迎接挑战
-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 深圳宝安区哪里可以申请新引进人才租房补贴?
- 南山区2021年第二十一批市级新引进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公示名单
- 深圳人才引进补贴毕业多久可领
- 深圳市在职人才引进经验篇2021
- 自己办理深圳入户流程,人才引进落深户
- 2019东莞市公立医院引进126名人才公告(2)
- 深圳2019年“成绩单”出炉:新引进人才28万,新增商事主体50多万家
- 2022年深圳人才引进住房补贴补差额
- 关于组织2019年深圳市人才引进职业技能综合水平测试的通知
- 积分入户总是申请失败?是这些原因造成的
- 深圳居住证办理指南,除了子女在深入学外,其他地方也需要
- 22届本科毕业生,现在拿到一个大型车企的offer,但是工作地深圳离家太远,是选择工作还是考研二战?
- 本人挂靠个体户自己买社保工资填了4500元属于几档每月应交多少社保费?
- 非深户籍劳动者失业后 有失业保险医保就不会中断
- 应届毕业生入深圳户口步骤,仅供参考
- 深圳如何走人才引进
- 深圳全面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门槛 非深户可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 非深户在深圳断断续续交了10年社保,可以在深圳办理退休吗?
- 办理深户收到这种信息千万谨慎,这四种方式要你入户赶紧躲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