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在说2018年办理深圳户口会越来越难,真的吗?
栏目:深圳入户资讯 人气:0 发表时间:2023-01-02 来源:网络
(众人都在说2018年办理深圳户口会越来越难,真的吗?)
相信大家都知道深圳积分入户自实施以来,学历一直是有加分的。2018年深圳户口新政策,本科学历最容易入深户的,但是本科又分为很多种情况,网络教育,自考学历、统招的等等,每一种入户的方式都不一样,入户的条件也不相同,今天听小编给你细细道来!
更多深户热点与联系方式在文末请点击链接
2018年深圳户口新政策,本科生怎么入深户?
首先得满足,入深户的四大前提:
1、年龄在18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
2、身体健康;
3、符合《深圳经济特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
4、未参加国家禁止的组织及活动,无刑事犯罪记录。
然后从常用的入户渠道来分析:
第一,深圳积分入户
深圳积分入户,必须要达到100分申请入户。就算是差一分,九十九分也不能入深户,所以关键就在于如何凑够100分。
高中以下学历包括高中学历是不加分的,如果有个本科学历(无论哪种网络、自考等,只要是本科)就可以加80分,先分几种情况具体分析:
1、年龄40周岁以下,非全日制本科加上三年以上社保(五险)21分就可以凑到一百分;
2、年龄42周岁以下,非全日制本科并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资格90分,加上两年以上社保(五险)14分。
这样就可以轻轻松松凑满一百分了。
PS:虽然本科学历分数高,但是获取本科学历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更多深户热点与联系方式在文末请点击链接
第二,深圳人才引进入户
深圳人才引进入户,对学历要求高,且要重点注意年龄。
1、有统招本科学历(正常通过高考考上的)的,年龄在45周岁以下(含35),正常缴纳社保。
2、有统招大专学历(正常通过高考考上的)的,年龄在35周岁以下(含35),正常缴纳社保。
第三,应届毕业生入深户
应届生入深户是比较容易的,有统招本科学士学位证书,是不需要社保的,但是要注意好时间。
应届毕业生的定义是毕业后两年内,或者办理有暂缓就业的在两年内还可以应届生入户。
错过时间,只能通过其他渠道入户。
第四,留学生入深户:
在国(境)外学习并获得本科学士以上学位的留学人员,或在国(境)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工作(学习)一年以上、取得一定成果的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等进修人员。不需要社保就可以直接入深户。
本科生具体的入户方式大概就是这么多了,只要年龄不超过45周岁,就可以轻轻松松入深户(加上在同一公司交社保半年以上或提供资料)
更多深户热点与联系方式在文末请点击链接
注意:大专生35周岁内,加上社保,入户也是相对简单的!
最后小编再唠叨一句:如果有打算要办理入深户的小伙伴们勿再观望,政策随时会有变动,不要等到条件收紧时,自己自身条件不符合了,才来后悔当初没有及时行动!
更多深户热点与联系方式在文末请点击链接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 2022深圳落户新规,集体户口小孩落深户
- 深圳首个法治体检线下实体平台落户龙岗大运软件小镇
- 深圳人才集体户口让自己保管问题应对三部曲,让你解除疑惑!
- 深圳集体户落户,为什么都说深户不好
- 非深户注意了:深圳小产权可以落户了!
- 深圳集体户口落户,深圳落户条件2022年新规
- 落户深圳公司集体户口要提交什么资料,怎么办理
- 2018年入深户细节流程已出,吓了一跳
- 深圳入户新政策
- 聊聊怎么将深圳集体户口转个人户口的这些注意事项
- 落户在深圳集体户口
- 一图解读:深圳集体户与个人户的差别!
- 深圳集体户两年到期怎么办(深圳集体户有效期两年过了怎么办)
- 深圳夫妻都是集体户口不能转回原籍虽难,但找到方法就很简单
- 入深户注意:集体户和个体户到底该怎么选择,区别真的太大了
- 深圳集体户口样子使你花费了多少?
- 真实的2021年深圳集体户口落户解决方案攻略!
- 想要解决深圳集体户口老婆可以挂靠吗问题,可从这几点下手
- 深圳集体户口转个人户口需要什么条件
- 在深圳离职后,集体户口可以挂在人才市场吗,如何办理集体户口手续
- 2022年深圳人才引进研究生如何补贴
- 深圳坪山新区无学历、无社保可以办理入深户吗?
- 深汕特别合作区户口查询入户时间:社保入户
- 深圳办理居住证几点上班
- 一个简单的途径让你快速办理2021年深圳市人才引进业务与申报系统!
- 本科应届毕业生入户深圳
- 2022年深圳新引进人才落户补贴
- 广州社保转入深圳流程 广州社保如何转到深圳
- 2017深圳少儿医保办理流程
- 深户购房要5年社保,将有一批购房者失去购房资格?最新政策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