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有一个月断了,还能买房吗?
栏目:深圳社保 人气:0 发表时间:2023-08-11 来源:网络
(社保有一个月断了,还能买房吗?)
新环境房屋网为您精选6条网友回答如下:
网友回答1:
您好。在本市尚未拥有住房且连续5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持有本市有效暂住证,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向其售房;无法提供本市有效暂住证和连续5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向其售房。社保的缴存需要是连续缴纳,不能中断,所以您可以考虑一下,看看自己的纳税符合要求吗。
网友回答2: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网友回答3:
不能买房了。
网友回答4:
2010年北京出台“限购”政策。非京籍家庭购房需要在京连续5年以上缴纳社保与个税。但社会保与个税又有些区别。社保是不能断月,要连续缴存60个月。且2012年12月18日之前的补缴不影响购房资格,之后的只能是单位补缴,且累计不能超过3个月。个税则是不能断年,连续5年之内缴存,只要一年之中缴过一次不为0就可以。如果您想在2016年买房,您需要在2011年3月—2016年3月连续60个月缴纳社保,或者在2011年—2016年连续5年缴纳个税。所以如果社保缴纳有一个月断了,就不可以通过购房资格审核了。
网友回答5:
您好,社保断缴1个月,就不能再买房了。
网友回答6:
在本市尚未拥有住房且连续5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持有本市有效暂住证,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向其售房;无法提供本市有效暂住证和连续5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向其售房。请注意写的是连续缴纳5年所以您中断就不可以买房子了,只能从新计算。
小编推荐
新环境房屋网为您精选1条网友回答如下:网友回答1:您好,目前广州执行限购政策,限购政策规定不认可补缴社保。就算公司出具证明也不认可。如果能能让社保局出具证明,证明那是社保局的原因导致需要补缴,房管局才认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勿作为交易和服务的凭据。小编推荐异地户口广州买房,社保断交一个月可以补缴来买...
新环境房屋网为您精选1条网友回答如下:网友回答1:您好,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通知的实施意见》中“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不得通过补缴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购买住房”的规定。因此,您目前还不具备广州的购房资格。小编推荐刚调来重工作一个月,公积金刚刚开始缴纳&...
本文由象盒找房xhj.com推送。象盒找房目前已进驻长沙、株洲、湘潭、武汉、成都、西安、重庆、贵州、广州、海口等24个城市,是专业的二手房、新房、租房找房平台,每日实时更新大量优质房源,更多二手房出售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 深圳基本医保最高报销额度又提高了!比去年涨了6.2万元!
- 2022年深圳社保个人缴费流程及标准
- 深圳社保:个人可以申领生育津贴吗?
- 社保账户的钱可以退吗?
- 深圳最新社保缴费比例缴费基数表来了!你到手工资可能要变少了
- 社保知识(深圳版)
- 深圳2019社保每人交多少
- 非深户个人社保补交
- 住房公积金贷款担保什么意思?
- 失业证明怎么开?办理条件你是否符合?
- 非深户买社保买几档最值?分析不同档位的性价比!
- 非深户必看,在深圳退休能领取养老金吗?
- 深圳社保断交一年销户
- 深户个人交社保流程小小的指点让您受用
- 非深户退休交社保怎么办理流程
- 深户社保个人怎么交
- 非深户在深购房条件需缴纳社保满一年
- 2022深圳养老金每月基本领多少
- 非深户深圳社保个人怎么办理,非深户个人社保怎么交
- 我是非深户在深圳交了社保20年了、医保、住房公积金都有请问能申请安居房吗
- 2018深圳积分制和核准制入户有什么区别,看看这两个例子!
- 1月2日起非深户失业人员可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
- 深圳公积金贷款的条件
- 2021年本科生入户深圳条件,这次机会无法重来!
- 你常看的深圳集体户口档案在哪是简单还是复杂?一文告诉你答案
- 深户的优势
- 居住证过期了怎么续,需要什么材料?
- 深圳人才引进落户政策,如何加入深户籍
- 关于户口调入深圳后,社保也转入深圳如何操作?
- 深户小孩和非深户小孩有什么区别,那对孩子的未来有哪些影响呢?